我国一花命名的城市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中的“京城”指长安还是洛阳?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里的京城,毫无疑问,指长安。
这首诗是唐代著明诗人刘禹锡所作,刘禹锡生于公元772年,公元794年中进士,死于公元842年,享年70岁。
刘禹锡时代,唐朝一共有下面七位皇帝在位执政:
第一位:唐德宗李适,公元742年生于长安大内东宫,公元779年在长安登基,执政至公元805年,葬于陕西省泾阳县祟陵。
第二位:唐顺宗李涌,公元761年生于长安,公元805年在长安登基,在位半年,公元806年葬于陕西富县平丰陵。
第三位:唐宪宗李纯,公元778年生于长安,公元805年8月在长安即位,执政至公元820年,葬于陕西蒲城县景陵。
第四位:唐穆宗李恒,公元795年生于长安,公元820年在长安登基,执政至公元824年,葬于陕西省蒲城县光陵。
第五位:唐敬宗李湛,公元809年生于长安,公元824年在长安登基,执政两年,葬于陕西三原县庄陵。
第六位:唐文宗李昂,公元809生于长安,公元826年在长安登基,执政至公元840年,葬于陕西省富平县章陵。
第七位:唐武宗李炎,814年生于长安,公元840年在长安登基,执政至公元846年,葬于陕西省三原县端陵。
唐代京城专指长安,这在唐代的诗文中屡见不鲜。如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虾蟆陵即今西安城墙内下马陵。还有张祜《京城寓怀》“三十年持一钓竿,偶随书荐入长安。由来不是求名者,唯待春风看牡丹。”此诗不但明指京城为长安,还点出长安牡丹之盛。又如李贺《京城》,“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两事谁向道,自作秋风吟。”京城即长安。还有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题下有言:寺在京城南门之东。青龙寺即今西安青龙寺,位于唐长安城南门明德门之东。韩愈《南山诗》又有“吾闻京城南,兹维群山囿。”南山即西安南郊终南山。这样确指长安为京城的诗还有很多,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查一下《全唐诗》或其它唐代文献。而洛阳唐代时被称为洛京、京洛或洛城,洛阳牡丹盛于北宋而非唐代。
提问者算是设答吗?您自己明明内心有偏向,有答案,又何必在问答软件上钓鱼呢?
到底是指哪儿?您的答案点赞就说明问题了。
凡是说贬洛阳,捧西安的提问者就点赞。意图太明显。
其实不过是一首诗,古诗里提到“京城”一词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何况“京城”多了,不光有实指还有虚指。
如果连“实指”,“虚指”都搞不明白,就别在这讨论古诗,历史了。
再说,在这个问题上辩论赢了又能怎么样?西安就能变成现在的“京城”了吗?牡丹之都就能变成西安?
不过还好,抢的是“正经东西”,好歹不是抢什么“潘金莲故乡”,“西门庆故居”…
请看客们细品,在目前特殊时期,大家都忙于生计,生命安全的时刻,如此明显的挑动国家内部矛盾。用意之险,其心可诛。难怪之前有新闻说,在国内很多地方,抓了很多受雇于境外势力的人。
这个问题问了就说明你没有查看刘禹锡的集注,刘禹锡编年校注,刘禹锡集筏证,刘禹锡诗文选,这几本书中都明确其写作背景为大和年刘禹锡第二次到长安。只有少部分人理解为永贞革新时,但依然是在长安。从文字写作的风格来讲,不知晚年退出政治漩涡闲居东都的刘禹锡如何能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作品。目前查了全部的四部全集注,一本选集注,皆指长安。而一般的集注,也多写长安或不用写。另刘禹锡内容含京师的诗词可查,无一指洛阳。如今是一些洛阳网痞的利益之心作祟,胡诹什么姐妹篇……
唐诗中的京城确指为长安,而没有一首唐诗中将京城作洛阳…刘禹锡就有赴长安的诗句:“春风引路入京城”,而李贺题为《京城》的诗清楚的写:“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而且这种例子是在全部含有京城45首唐诗中,33首确指长安,5首被考证为长安,7首不言长安但也不与长安相悖。而洛阳呢……0 ,没有一首……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urkeyfuntrip.com/post/5471.html发布于 07-28